技术文章 / article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IFM增量编码器工作原理

产品列表

PROUCTS LIST

IFM增量编码器工作原理

发布时间: 2021-12-27  点击次数: 1004次

IFM增量编码器工作原理:

增量编码器输出脉冲信号,集电极开路,长线驱动,推挽,互补,绝对值信号输出有:SSI、4-20MA、profibus-dp、DEVicenet、并行、二进制码、、BiSS、ISI、CANopen、Endat及Hiperface等。

简介

增量型编码器是能够根据旋转运动产生信号的编码器,其刻度方式为每一个脉冲都进行增量计算,因此得名。它常和机械转换装置一起使用(如齿条-齿轮、测量轮或心轴一起使用),用于测量直线运动。

增量型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、B和Z相;AB两组脉冲相位相差90°,从而可以方便的判断出旋转方向,而Z相每转一个脉冲,用于基准点定位。


特点是原理构造简单,机械平均寿命可以在几万小时以上。


分类

按输出信号划分:


脉冲方波信号(TTL、HTL)


正余弦sin/cos 信号(电流或电压输出)


按输出电路划分:


集电极开路 输出(NPN 、 PNP)


TTL线驱动Line Drive输出


HTL推挽式输出


按形式划分:


有轴型:有轴型又可分为夹紧法兰型、同步法兰型和伺服安装型等。


轴套型:轴套型又可分为半空型、全空型和大口径型等。


IFM增量编码器结构材料

增量型编码器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,其上有环形通、暗的刻线,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,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、B、C、D,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(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),将C、D信号反向,叠加在A、B两相上,可增强稳定信号;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。由于A、B两相相差90度,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,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和反转,通过零位脉冲,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。


有些公司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、金属、塑料,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,其热稳定性好,精度高,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,不易碎,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,精度就有限制,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,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,其成本低,但精度、热稳定性、寿命均要差一些。


分辨率―编码器以每旋转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线称为分辨率,也称解析分度、或直接称多少线,一般在每转分度5~10000线。

增量编码器主要应用于数控机床及机械附件、机器人、自动装配机、自动生产线、电梯、纺织机械、缝制机械、包装机械(定长)、印刷机械(同步)、木工机械、塑料机械(定数)、橡塑机械、制图仪、测角仪、疗养器 雷达等。

IFM增量编码器应用

  • 精巧型坚固的外壳

  • 按照经过验证的工业标准进行设计

  • 热度和使用的接口电缆

  • 带有集成现场接口的版本

  • 直接在表面安装的空心轴编码器

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

服务热线

0517-86429912

苏公网安备 32083102000351号